blog阿blog阿
Posted: 十月 30, 2009 Filed under: 生活碎语 9条评论『每个人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森林,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,但它一直在那里,总会在那里,迷失的人迷失了,相逢的人会再相遇。』-村上春树《挪威的森林》
尽管知道网站是被封杀了,但我时不时还是会点击这个网站,抱着“相逢的人会再相遇”的期待网站会重新开放。
后来我逐渐觉得,一个人的blog也很像一座森林。有人的blog开发得像国家公园,种上奇珍异草吸引人潮。有的人是荒废的丛木;有的人是放了好多知识让其他人自由进入取出;有的人专门释放自己悲伤因子,落木萧萧;有的人种植了好多好多自己的记忆,成林……
还记得多年前的銮中文学奖,有位叫黄子荣的小说评审。对他的印象不是很深,但后来得悉他骨癌去世了,就用伟大的google找到了他的space,蹑手蹑脚地探入。感觉自己像走进了森林里遗落的小木屋,他永远也不可能更新或回复谁的留言,甚至连道别都来不及说一声,只留下一些生活碎语的呢喃,一些理论,一些知识,一些体悟。
收到温暖的包裹
Posted: 十月 17, 2009 Filed under: 家书系列 11条评论熟悉的字体……
转载:鲁迅为何拒绝诺贝尔奖提名?
Posted: 十月 16, 2009 Filed under: 好料分享 13条评论转载自:zhaomu.blog.sohu.com/133531914.html
鲁迅是第一位受外国人关注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获提名的中国作家。
1927年,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中国考察时,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。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,与刘半农商量,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。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。鲁迅婉言谢绝了。这年9月25日,鲁迅便给台静农回了封信。他在信中说:
静农兄弟:
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,请你转告半农先生,我感谢他的好意,为我,为中国。但我很抱歉,我不愿意如此。
诺贝尔赏金,梁启超自然不配,我也不配,要拿这钱,还欠努力。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,他们得不到。你看我译的那本《小约翰》,我哪里做得出来,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。
或者我所便的,是我是中国人,靠着“中国”两个字罢,那么,与陈焕章在美国做《孔门理财学》而得博士无异了,自己也觉得可笑。
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,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,谁也不给。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,格外优待从宽,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,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,结果将很坏。
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,有些疲倦,有些颓唐,此后能否创作,尚在不可知之数。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,对不起人;倘再写,也许变了翰林文学,一无可观了。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。
摘自《荆棘与花冠——诺贝尔文学奖百年回眸》,陈春生、彭未名著
诺贝尔奖的季节刚过不久。一片喧哗声中,总是能听到高锟拉、华人拉,中国人拉、光荣拉之类的……有人则愤愤不平,说西方势力如何如何地控制诺贝尔奖什么的阴谋论,又控制了媒体,连大学排名都是这样……说得煞有其事似的。
看到这篇,忽然一阵醒悟,也坚定了我写作的方向。感谢我们还有一个鲁迅。
好吧我没有心读考试所以打blog
Posted: 十月 12, 2009 Filed under: 生活碎语 21条评论一日中午,我们姐弟俩msn
话说那天梦到亲人死去。非常非常难过。尽管我知道生命无常,但我很害怕我人在远方,亲人就这样走了,到最后一刻,我也不在他们身边。
#3
我继续无法自拔地恋恋写字,无缘无故把一堆字抄进本子里。因为有时候真的很需要写字落笔的那份宁静。